六壬神课,源自九天玄女,又名玄女式、玄女课,传之于黄帝,流行于民间,历代哲人研究不绝如缕,对六壬的种种神奇功能进行了全面深化。 [详细]
发表于: Tue Jul 02 17:01:43 CST 2013 浏览量:8058清代以后,中国文化术数一直处于盘旋迂回、因循守旧之状态,清代学人的学术发展主要集中在更对前人理论的整理与汇合之上,少有在术数文化理论上有大手笔之巨大创新,在六壬学的发展上也是如此而已。 [详细]
发表于: Mon Apr 23 11:17:28 CST 2012 浏览量:9099通常, 取象的过程是由课中的各种符号来演象, 即由四课三传生合刑冲克害神将来为事物画象并解读. 这个过程对解课人的想象能力及壬学基本功要求很高. [详细]
发表于: Sat Dec 17 13:12:02 CST 2011 浏览量:9537六壬作为一种时课,表面上好像只是占卜术而已,重于一事一占之长,然后,事实正是这样简单吗?前贤讲过,在六壬占课中,有2种现象要特别重视:一者,课占此而应彼;一者,课能将来人全体事可以全包拢在中间了。那么,像这2个问题,就涉及到占课的本质机制了,当要六壬研究者深入考量这背后可能的原理。 [详细]
发表于: Wed Oct 26 10:07:33 CST 2011 浏览量:9316以至于第一次的案例,是上完面授班之后第8天,即2007年5月14日中午,帮好朋友预测的,并且写到了博客上去。内容如下: [详细]
发表于: Wed Aug 10 19:09:32 CST 2011 浏览量:9806六壬占时,意义重大,太极生天地,人吉之吉凶,全是一时而来,云起山头占正时,意义深刻啊! [详细]
发表于: Sun Jul 10 09:48:08 CST 2011 浏览量:9344在研读了《袖里乾坤》之后,当然地我就对此书的作者产生了无比的兴趣。一般摆在书局里有关阐述术数的书以来自台湾及香港比较多。来自中国大陆的术数书在我住的地方 (马来西亚,沙巴州)会少了点。如果没有书展把这类的书展示的话,恐怕就没有其他什么可能来曝光了。 [详细]
发表于: Thu May 05 19:12:08 CST 2011 浏览量:11768这6天的面授,这六天的面授确实带给我脱胎换骨的感受。跟徐老师学的不仅仅是六壬断课技巧,更重要的是背后的智慧,中华五千年的智慧在徐老师讲授六壬的过程中缓缓流淌,于是,我们思维的小苗如同雨后春笋般成长。 [详细]
发表于: Tue Apr 26 09:07:41 CST 2011 浏览量:9994发用午,为他的属相,与姓同音,又临空,很是神妙的一课。 临空,没有投胎。昴星课,忧心忡忡,惊恐万分。 [详细]
发表于: Sat Apr 23 16:37:41 CST 2011 浏览量:8526当然,从一般学习研究六壬到想要在六壬上有所深造,则在这条普通之路上要走的更远更深。这就要求一个习壬者对六壬的原理、历史、先贤、名著等六壬各方方面面的知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。因此,研究历代六壬先贤经典就成为六壬深造的必经步骤之一。 [详细]
发表于: Sat Apr 23 15:53:13 CST 2011 浏览量:9482